传承中医精华 弘扬大医精神——河南省省直三院中医科刘澄波教授记者 李新民 通讯员 李盟 崔瑾 晓云 一、治病救人,精勤不倦 经络调理是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特色治疗手段之一。经络调理组主任刘成波带领团队以“传承、创新”为宗旨,不断探索中医特色治疗方法。从专科特色,技术优势,科研优势,人才优势,诊疗优势上下功夫,运用中医特色疗法与少数民族医学(藏、壮、瑶、苗、蒙、维吾尔等)相结合的方式,通过经络调理疗法激发协调诸经,平衡阴阳、抵御病邪,温补任督二脉,强化真元、温通气血、调整虚实,从而达到预防保健、治疗疾病的目的,通过联络全身经脉的功能,激发经络之气,疏通气血、调理脏腑,用以治疗已病和未病。 刘氏中医创始人刘兴邦(1644生),河南商丘人,商丘著名中医师伊尹,是我国最早的汤药发明人。后人将黄帝、神农、伊尹并称为“三圣人”的说法,“原百病之起愈,本乎黄帝,辨百药之味性,本乎神农,汤液则本乎伊尹”。他在神农氏用草药基础上,发明了汤药,写出了《汤液经法》。他深入钻研中医典籍的基础上,苦心收集历代经络调理疗法,通过反复临床试验,采用多种名贵中草药熬制出“刘氏温经通络膏”,并结合灸法治疗各种慢性病性疼痛,被百姓誉为“神医刘”。第七代传人刘澄波(1970生)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,擅长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。新世纪以来,刘氏正骨传承人经过进一步研究和探索,依据祖上所传秘方,结合现代科学技术,使得刘氏正骨治疗方案更加完善,治疗效果更加突出,特别是在慢性病和疑难杂病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。 刘澄波医生30余年始终工作在临床一线。他行医首重医德,告诫所有从医者要设身处地,推已及人,要把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结合起来,因为“医虽小道,而所系甚重,略一举手,人之生死因之,可不敬惧乎哉尸”。在现代社会行医,还要做到淡其谋利之欲,重在救人之心。自行医以来,他遵循孙思邈《大医精诚》的精义对待患者,态度和蔼,关怀备至。数十年的兢兢业业与经验积累,让他的名声在广大患者中口碑广传。 在平时工作中,刘医生总是急病人所急,想病人所想,把病人当成亲人一样真心对待。他每天都有很多病人就早早地排队等候,为了让所有前来就诊病人都能看得上病,许多病人慕名而来,辗转新疆、上海多地只为寻求见刘医生一面。刘医生几十年如一日,经常牺牲休息时间来工作。用他的话来说:“患者千里迢迢来求医,费时费力又花钱,如果再看不上病,那心情可想而知,我们做医生的应该站在病人的角度多想一想他们的难处,我们苦点累点又有什么关系。” 在今年三月份的时候,有一位十多岁大的小女孩时然(化名)坐着轮椅,早上6点多就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河南省直三院。了解情况后,得知时然是一名重度抑郁患者,她的睡眠差到极点,还常常伴有头晕、胃疼、心慌、憋气、出冷汗、毫无缘由地发烧等症状。太难受的时候,她也想过自杀。她说:“日子是黑暗的,有种陷入泥潭逃不出来的痛苦。”时然向妈妈多次诉说自己脚痛,腿痛,头痛,妈妈带着女儿辗转多地,却没有检查出来病因,最终在郑州某家医院确诊为重度抑郁症,随着病情的加重,时然已经不能正常的行走。3月7号晚上坐着轮椅来到了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经络调理科,时然告诉刘医生自己浑身疼痛,脚不能动,站不起来,刘医生向患者了解情况后,发现时然精神状况较差,浑身乏力,睡眠不好,但是没有生理性的疾病,初步诊断这些症状是抑郁带来。在安抚患者情绪后,为患者制定了专属治疗方案。 刘医生为改善患者病情,采取了多种中医疗法。比如:多穴位脐灸,温经通络膏,针灸,火攻,刮痧,拔罐。在经过一疗程的治疗后,时然的情绪状态得到了改善,精神和气色也好了很多,时然也愿意和别人交流。妈妈说仿佛以前那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回来了,更神奇的是现在时然已经不需要再借用轮椅了。妈妈看到时然的变化,激动万分,拉着刘医生的手说:“刘医生,由衷地感谢您,您真是神医!” 二、勤学笃行,硕果累累 刘医生现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特色医疗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,并发表了多篇论文,在工作中,引经据典、反复研究、推陈创新、学以致用,近年来多次主持参与科研课题项。在茫茫医海中,刘医生始终是一个不断探求的求知者,他不断积极探索中医临床新思路,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专业书籍,及时学习和掌握最新专业发展动态,并指导科室开展新业务新技术。刘澄波自从担任科室副主任以来,以身作则,带领全科同志,兢兢业业,埋头钻研医教研工作,科室整体实力、诊疗水平、医德医风显著提高,科室影响力在同行业中显著提升。 刘澄波医生严谨治学贯穿在一言一行之中。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术经验、临床经验传给后学,先后指导、培养各类中医学生、进修医生几十余名,使中医药事业生生不息,薪火相传。他在全面继承家传医术的基础上,吸收经络穴位减压疗法,进一步完善刘氏经络调理治疗体系,尤其擅长治疗慢性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疼痛等,已经服务上万名患者。培养了一大批传承人,每当他的学生谈起刘老师颇有感触:刘老师给予了我非常宝贵的帮助。在学习过程中,总是耐心解答我的问题,并提供了详细的指导,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。而且刘老师对我的关心程度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心。总是关注我的学习情况和个人发展,给予我鼓励和支持,使我在学习中积极向前。刘老师不仅是一位良师益友,更是一位受人敬重的榜样。 刘医生非常注重形式创新,将中医特色用通俗易懂的短视频形式展现出来。凭借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,精心编排许多富有趣味和教育意义的故事。其中由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选送的作品《痛经少女中医成长变形记》荣获了第二届全国说医解药科普大赛河南省一等奖,全国总决赛的三等奖。作品以痛经少女的成长故事为主线,生动诠释了一位饮食起居不注意的少女在中医治疗下逐渐改善痛经,并最终献身中医事业的励志故事,向大家呈现了中医药在治疗痛经方面的独特魅力和疗效。 作为一名临床专家,刘澄波医生表示,会肩负“救死扶伤”的社会责任,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更多的患者解决病痛。他坚持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、薪火相传、与时俱进,坚守中医自信,不断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,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,把中医药事业继承好、发展好、利用好,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,造福世界人民,让中医药事业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。” 三、医者仁心,胸怀天下 医者,“上以治民,下以治身,使百姓昭著,上下和亲,德泽下流,子孙无忧。”刘澄波医生就是这样,从事中医临床以来,总是以平常心对待每一位患者,倡导人性化服务,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。自古有道,未学医先立德。医生的一切行为和言行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苦乐,也关系到治疗的最后结果与预后,刘澄波医生将医德牢记于心,始终不忘医者初心,经常跟年轻医生讲:“当医生一定要有医德,其次才是医术。”在临床一线,患者就是命令,有时刚刚洗过手,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,下一个患者就进来了,刘澄波医生只得坐回办公桌前,重复着那句说了无数遍也不会厌烦的话:“哪里不舒服?”然后开始新一轮的问诊、号脉、查体、开方等一系列的接诊流程。中医诊脉要求候寸关尺脉时要做到浮取、中取、沉取,有单候、总按等很多方法,《脉理精微》载:“在心易了,指下难明。”在刘医生眼里,患者都是“上帝”,全都一指一指仔细把脉(亦称号脉),好多熟悉他的患者离开时总会笑着道一声:“刘医生,你对病人真好!刘医生常说“做事先做人、行医首重德”“一名合格的医生,必须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精湛的医术,体恤患者的病痛,怀有恻隐之心,在临床过程中,要以细心、耐心和医者父母心对待每一位患者”,他始终将“医者父母心”“做人无愧首重德,处事必敬在于诚”作为人生信条。 工作以来,刘医生的青丝变成了华发,他也从年少到了迟暮,但他却始终无悔,以“业精于勤”的执着信念,在临床岗位上,用情用心书写着一位中医人的大爱情怀。“刘医生诊病,如沐春风”。这是众多被他医治过的患者对他的评价。刘医生待患者和蔼可亲、一视同仁,尤其是他不厌其烦回答患者的态度让人深深敬佩。他说,一个医生的一生,归根结底就是医德、医术和医风。他一直本着“人之病痛,己之病痛”,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的理念,尊敬爱护每一位病患者。 |
|友情链接